要妙:精微奥妙。
天地至和之声:出于天地自然的至为和谐的声音。犹言天籁之音。
古代的用乐方法:钟和磬常常各自悬挂十六件,也就是十六律;这样每一架就只对应于一律,而有黄钟律的架、大吕律的架等。其他乐器也都是这样。权且以琴言之,虽琴声都是清音,而其间也有音声重的和音声轻的。乐器的材质中本来就包含着五音,所以古人为琴命名,或有叫做“清徵”的,又有叫做“清角”的。乐器不但与五音相应,还与各种调式相应。我的一位朋友家里有一把琵琶,把它置于空房子中,用觱篥吹奏双调的曲子,琵琶的弦总是有音声相应和,吹奏其他调式则不应,这位朋友把它看得很贵重,以为是不平常的物品。殊不知这是音乐上的常理。燕乐的二十八个调式中,只要弦乐器的弦和某一调式的音声相同,它就会相应;如果奏遍了二十八调而它都不应,那么这弦的音声就是逸出常用调式之外的音声。古乐之法:一律有七个音,十二律共有八十四个调式,如果更细分的话,调式还不止八十四个,逸出的调式极多。人们偶尔在二十八调中见到有琴弦应和的情况,就以为是怪事,其实这不过是音乐上的常理。然而这又是音乐学问中最为精微奥妙的地方。今日人们不了解这一道理,所以不能极尽至为和谐的所有天籁之音。世俗常见的乐器演奏者,连弦上的音调都还不能知晓,又如何谈得上了解其中的奥妙?
象数
“象数”一词,起于卜筮。古人称用龟甲占卜,龟甲以裂纹所显示的事物形象告人吉凶;用蓍草(或竹棍等)占卜,则蓍草以数目的组合变化告人吉凶。二者合称“象数”,实代指卜筮之术。传统《易》学是讲象数的,如以天地水火山泽等表示卦象,称呼卦爻的“初六”、“上九”等则是数。后世宽泛的理解,所有旧时被称为“术数”的东西,上至天文历法、中医理论,下至占候算命看风水,则都与象数有关系。《笔谈》此门主要是谈天文历法的,同时也涉及《易经》的阴阳学、医家的“五运六气之术”、古人以十二律管候气的方法等,都属于专门知识的范畴,有些是作者本人独到的研究成果。另有一些与占卜有关系的条目,大都主于介绍、辩论,对传统术数的迷信成分多所批评。
卷七
《奉元历》改移闰朔
开元《大衍历法》最为精密,历代用其朔法。至熙宁中考之,历已后天五十余刻,而前世历官皆不能知。《奉元历》乃移其闰朔:熙宁十年,天正元用午时,新历改用子时;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。四夷朝贡者用旧历,比来款塞。众论谓气至无显验可据,因此以摇新历,事下有司考定。凡立冬晷景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,今二景短长不同,则知天正之气偏也;凡移五十余刻,立冬、立春之景方停。以此为验,论者乃屈,元会使人亦至,历法遂定。
《大衍历法》:唐代开元年间僧一行所制定的历法。
朔法:指朔策之法,即推算各月平均长度并用以确定朔日(每月初一)的方法。
刻:古代计时单位,一昼夜分为一百刻。
《奉元历》:由提举司天监沈括主持、聘淮南人卫朴制定的历法。熙宁八年(1075)闰四月颁行,共行用了十八年。
天正:指冬至日的临界时分。旧时历法以此为推算起点。元:同“原”。午时:当今一昼夜为24小时制的11∶00—13∶00,取中值即为12∶00。
子时:当今24小时制的23∶00—1∶00,取中值即为0∶00。